根據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統籌考慮農資市場價格走勢和農業生產形勢,中央財政近日下達資金100億元,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,統籌支持春耕生產,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。五谷者,萬民之命,國之重寶。這些舉措將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,引導農民多種糧、種好糧,有利于抓好春耕生產,保障糧食安全。
當前,由于糧食價格下行、成本上升,種糧收益空間收窄,影響了農民種糧積極性。此次補貼對象為實際種糧者,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種糧的農民,流轉土地種糧的大戶、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、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以及開展糧食耕種收全程社會化服務的個人和組織,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實際種糧的生產者手中。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惠農政策,“真金白銀”的惠農補貼,能有效幫助農民抵御農業生產風險,穩定農民收入,保障農民種糧收益,為筑牢糧食安全“壓艙石”提供有力支撐。
農民是糧食生產的主力軍,農民種糧有錢賺,糧食安全才有堅實的保障。向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,已成為近年來國家保障農民種糧收益的重要舉措。2022年,全國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,比2021年增加28.7億斤。經調查,財政曾補貼河南60多億元支持小麥搶種、促弱轉壯和“一噴三防”全覆蓋,政府免費為山東小麥“一噴三防”一遍;河北針對農資漲價形式,為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300億元......資金補貼提高了農民引進良種、專業種植技術的積極性,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益,減輕種植糧食的人工負擔和資金壓力。這一政策也反映了國家對“三農”的重視與關心,在提高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的同時提振發展農業的決心。
發放百億補貼助農,既是一項暖民心之舉,又是一項促發展之措,為種糧農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、獲得感、奮斗感,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漸轉化為現實,實現中國人的飯碗裝“中國糧”。(宜都市城市管理執法局 張夢媛)